Search

全民國防 應落實於校園、社區、部落
建立戰時避難機制 超前演練防範於未然
  • Share this:

全民國防 應落實於校園、社區、部落
建立戰時避難機制 超前演練防範於未然

 「全民國防」的基本理念在於提振國防意識,堅定保家衛國意志,並在行動上支持、參與國防建設,厚植國防潛力,以發揮全民總體力量,共同維護國家安全。具體而言,全民國防係以軍事建設為核心、憲政建設為基礎、經濟建設為後盾、心理建設為動力,貫徹「國防與民生合一」政策,有效運用全國人力、物力、財力,支持防衛作戰整備,以強化國防力量。但全民國防似乎都建立在理論教育上,一旦境內戰爭成了現在進行式時,我們的校園、社區、部落對於戰爭爆發的應變又落實了多少的準備?
 中共軍機屢屢越過海峽中線挑釁,軍演、移防、導彈佈署頻頻動作,美中關係日益決裂,美軍艦隊與戰機時時巡航南海與台灣海峽,兩岸關係緊張前所未見,台海戰爭隨時有擦槍走火和一觸即發的可能,台海的軍事衝突正逐漸擴張。時空回溯至一九七一年十月廿六日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後,面對我國國際外交情勢的嚴峻,中華民國旋即進入全民備戰狀態,七十年代的校園裡常有躲避空襲的演練,但隨著兩岸關係的逐年趨緩,就再也沒有常態性和加強性的防空演習,取而代之的是防災演練和配合年度大型軍演的交通管制。
 現今的台灣是一個民主自由開放的時代,資訊爆炸和交通繁榮與社會安定,讓在台灣的人民幾乎從未遭受過戰亂之苦,亦無戰禍的憂患意識,居安思危似乎早已變成鎖在歷史裡的過度詞彙,但現階段我們處於海峽兩岸軍事衝突的引爆點,非常的時期理當有非常的防衛和避難措施,戰爭絕不只是軍事力量於境外的武力對決,境內的避難場所、避難動線、救難機制、傷醫體系、穩定治安、交通網絡、緊急應變等,在在都必須未雨綢繆,超前佈署,超前準備,以防範於未然。
 全民國防教育法於九十四年二月公布,九十五年二月正式實施後,為深化教育內涵與擴大各級學校的參與,乃採經常方式實施為原則,更應強化教學活動的深度與廣度,以及面對戰爭爆發時的應對防衛保護措施,以彰顯全民國防教育的獨特性與核心價值。
 全民國防教育行之有年,但往往在學校教育中只是做一個表面上的課題,因課程的呆板無趣,且與實際戰爭發生時的防衛應變能力無法接軌,始終周旋於培養從軍報國的理念加強,對於當前可能爆發的兩岸軍事衝突應對能力似乎鮮有幫助。
 建議縣府應從教育處權管之國中小學校園做起,與社區和部落,以及消防、衛生單位結合,以防震防災規格研擬戰時逃生避難的動線和場域做超前規劃佈署,以現有地形和設施資源作為掩蔽,並適時的模擬演練,一旦戰爭發生時,才能降低人命的損傷,以及傷患的緊急救護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寧做一個 盡力做事 而被批評的人. 不做一個 不做事 只愛批評的人.
View all posts